12月6日至8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与江苏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江苏南京顺利举行。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一千多所高校的22万多名的在校大学生报名参赛,经过校赛、省赛(区域赛)等层层选拔,最终来自全国的767支高校优秀队伍,1500余名大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大赛的现场总决赛。在这场创新与智慧的盛会中,环地学子的参赛队伍以其优秀的表现,荣获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由张永明教授指导,黄猛、陈昱如、时钰鑫、李辰宇、彭旭等组成的团队项目《“极限”脱氮——新一代无污泥循环AO水处理工艺开拓者》,获得创新发明赛道创新方向一等奖。该项目以极限脱氮为核心,采用创新的无污泥循环A/O工艺,打破传统限制,实现污泥固定和水循环。通过缺氧与好氧生物反应器的高效结合,显著提升有机碳源利用率和脱氮效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提高COD和总氮去除率。该项目技术已在污水厂验证,出水水质稳定,可达高标准。作为中国原创水处理工艺,其有潜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成本,推动环保产业创新。
黄猛团队部分成员
由张永明教授指导,刘菲(见下图)、朱丹阳、罗津等组成的团队项目《基于VBBR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获得创新发明赛道创新方向二等奖。该项目以创新的生物反应器为核心,主动治理农村雨污水排放管内的积水,确保大雨时排放的是经过处理的清水。该技术采用专利“串联垂直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VBBR)”,有效解决生活污水积存和雨污分离不彻底问题,显著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处理效率。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水环境支撑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由陈浮副教授指导,张丹雯、俞欣妍、周依函、何巧、陈传婕等组成的团队项目《微塑料影响下活性污泥对二苯甲酮类防晒剂的降解能力及微生物群落分析》,获得创新发明赛道创新方向二等奖。该项目聚焦于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对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特别是对二苯甲酮类防晒剂的降解能力。通过驯化活性污泥、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微生物群落分析,团队成功筛选出能在微塑料干扰下维持高效降解性能的污泥。研究结果不仅为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策略,也为理解微塑料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生态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模式图
由青年教师胡熠娜指导的24级地理科学(师范)1班娄金麟的个人项目《“积善云”乡村旅游自助服务平台》,获得创新发明赛道发明方向三等奖。该项目针对余庆县旅游业现代化程度不足和景点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开发了“积善云”乡村旅游自助服务平台这一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非营利性综合乡村旅游平台。平台集网页端和移动小程序端于一体,通过“云上景区”“云上非遗”“云上小卖部”三大功能模块,整合了余庆县的景点介绍、非遗科普以及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的线上售卖,不仅提升了当地旅游业的知名度,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该项目不仅展现了其技术融合与应用的创新性,同时体现了其对乡村发展的深远影响,是推动乡村旅游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成果。
娄金麟与指导教师胡熠娜
由李仙德副教授指导,杜珺涵、贺远诚、宋佳、宋佳乐、张瑶函等组成的团队项目《点石成金,人才兴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助力许家山村及其周围古村落乡村振兴》,获得创业赛道三等奖。该项目利用GIS技术促进许家山村及其古村落发展,聚焦交通优化和市场定位以激活经济。团队实地调研后,为许家山村规划了分阶段发展策略,并进行营销与财务规划,为乡村振兴开辟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项目模式图
据悉,202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旨在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倡导“探索、创造、梦想”的精神,激发和培养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发明能力,鼓励大学生群体投身于创新发明的热潮,为社会创造188比分直播价值与财富。通过这一平台,大学生将有机会把独特见解和新颖理念转变为具体的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贡献于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环地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院训精神,厚植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沃土,引导青年学子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不竭的青春力量。
(供稿、摄影: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